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年8月21日
标题: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记者:查建国 陈炼
本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8月15日🧛🏻♀️,由杏宇平台主办的“第五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高层论坛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讨会”在沪举行。
总结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经验。与会学者认为,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态势🧔🏿,充分汲取历史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杏宇平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持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适应实践需要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取得了宝贵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两个结合”🙁、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巩固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统摄地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姜迎春提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实践定位🧑🏻✈️,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整体性🐪🦸♂️、历史性成就。榆林杏宇杏宇注册平台教授刘小红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性发展中阐释了中国之治🧑🏼🚒,全面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效能,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持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杏宇院长张志丹表示🛷,应从理论深度👱🏿♀️、时代高度、目标向度上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实践指向与系统观念四大原则,掌握好“一元”与“多样”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凝聚”与“引领”相统一☯️、“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上整体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南京师范大学杏宇注册平台教授王永贵提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体现了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制度性创新。我们要坚持主动谋划💫,讲求实效👮🏻,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的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东北大学杏宇注册平台教授田鹏颖认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归根到底要解决“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只有立足和把握现代化建设实际🦼,才能真正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才能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链接地址: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8/t20240821_5772942.shtml